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1921》:生动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先驱
  • 发布日期:2021-07-12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拍摄的影片《1921》已于7月1日正式上映,到7月8日为止取得了3.57亿的票房收入,可以称得上是“叫好又叫座”。该片以1921年的上海为背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后的历史事件,刻画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党员的人物群像,这些人物虽然各有特点,甚至后来各有选择,但《1921》中的这些革命者集中地体现了三个特征:可信、可爱、可敬。
    可信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里,世界正在发生巨变,而中国正处在外有强敌觊觎、内有军阀混战、民生一片凋敝的严重困局中。电影片头用黑白画面回顾了中国在近代史上的种种遭遇,正是在这种内忧外困的形势下,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国家的出路,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改变命运的关键。
  深挖历史,才能重现历史。《1921》里有很多触动人心的细节,这些细节,都是建构于历史真实之上的艺术真实。《1921》的剧本创作前后花费3年半时间,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找到了讲述建党故事的新角度,那就是以1921年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建立中国共产党这一时间、地点、事件相对集中的横截面来建构故事。用导演黄建新的话来说就是:用电影本身的叙述方式去完成一部电影。“电影是由各种点点滴滴的细节堆出来的。”人物形象的可信也是建立在细节的处理基础上,《1921》中有一场李达的重头戏——李达和共产国际的代表谈判不顺利,回到家后,他在天台上和妻子王会悟进行了一番对话,提到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他说到自己参与抵制日货时,当划下火柴准备焚烧日货时,却发现连火柴都是日本制造的,瞬间就崩溃了。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1921》专家研讨会暨首映礼上,导演黄建新讲到该片点映时,现场一个小朋友看完电影说:“一百年前我们没有自己的火柴,但是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火箭”。在电影中有这样一幕,李达冒着被日本特工跟踪、暴露的危险,一路跑到印刷厂,就是要在出版物付印前,把“百姓”改成“人民”。他向印刷工人解释,是自己翻译错了,“百姓是泛指,人民是主人。”在这段故事情节里,对两个名词的不同理解,恰恰说明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1921》编剧余曦对影片诸多史料细节设计幕后的含义解释为:希望影片能阐释出当时尝试过这么多道路以后,只有选择一条新路,就是选择共产主义的必要性。
    可爱
  1915年,陈独秀为《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热情洋溢地赞美青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些年轻人,他们有各自的喜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更有坚定的信仰。正是“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
  通过查阅史料,《1921》的主创团队发现毛泽东当年在上海,起初是在洗衣房打工,电影里毛泽东一出场就是在洗衣房里,有观众评论说:这就和现在的大学生勤工俭学似的,一下子和年轻观众产生了亲近感。再比如毛泽东和李达是湖南老乡,到上海后,李达就请他吃饭。李达胃不好,不能吃辣,饭桌上一个辣菜都没有,毛泽东就用湖南方言调侃他“湖南完咯”。李达还企图借王会悟当借口,结果王会悟说:我敢吃辣。这些细节都使得李达和毛泽东的形象十分可爱。虽然时代不同了,我们和当年的革命者境遇已经完全不同,但是这些生活上的细节让我们和他们有了“链接”,革命者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1921》表现出了人性真实的一面,也就展现出了可爱。1948年,毛泽东在给李达的一封信中写道: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与经营。影片用一场饭桌上的戏,回溯了两人合伙创业搞革命的起点,把这段历史变得更加有趣。这些细节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革命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感,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革命者的思想和行动。
    可敬
  电影中杨开慧和毛泽东有一段对话,杨开慧问毛泽东: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那么今天的付出还有意义吗?毛泽东回答:当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与片头形成鲜明对比,片尾从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欢呼的人群开始,随后出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重大历史节点,无数先烈在炮火硝烟中前赴后继。这些人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更多的人。他们奋斗的目标如今已经实现,今天的我们更能够体会他们牺牲的价值。
  李大钊牺牲的时候,当时的报纸记载,他淡淡的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更让人动容的是李大钊牺牲之后,他的妻子赵纫兰女士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把丈夫安葬了,但是她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处,就是家里面连买口棺材的钱都没有,赵纫兰花了5年的时间,才筹足了一口棺材的钱,把自己的丈夫埋在万安公墓。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可敬的人,我们的国家才能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展到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强调,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作品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导演黄建新所言:用《1921》作为片名,是想让建党这一开天辟地的伟大实践,跟整个世界产生更加深广的关联。视野更开阔,也更具国际化,片名都不需要翻译。这种国际化表述,是想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人类历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1921年的这些人既有革命的理想、生命的光彩,又有性格的魅力、灵魂的丰赡,他们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几千年了,打动我们情感的力量基本没有改变,电影《1921》用镜头语言找到了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电影是一扇窗,可以激发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兴趣。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作为出品方之一,推出了《1921》这部电影,给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好素材,《1921》也许无法穷尽建党历程背后的细节,但可以成为观众们深入这段历史的起点,激励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