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独一无二”
  • 发布日期:2023-02-14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独一无二”,是指只此一个,别无其他,比喻最突出或极少见,没有可比或相同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大家庭,中华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大成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以独一无二的精神气质,立足中华大地,放眼人类未来,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独一无二”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此后不到一个月,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9年多来,从理念到行动,从恢宏磅礴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一带一路”正成为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拥有13亿多人口而又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团结统一的国家,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形成了适合我国实际、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紧密组织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国长期执政,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四个“独一无二”,其背后正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家国情怀、共同的精神追求,遍及中华大地,贯穿华夏神州。有了这些“共同”,才有了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有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荣兴盛,有了中国社会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迎挑战、斗风浪,首先要把整个社会团结凝聚起来,让中华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作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是做不到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不尽相同,不能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使很多学生被忽视、被遗忘,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和成长的快乐,越来越没有信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学生培养得怎么样,要看拿什么尺子去衡量,以什么眼光去发现。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诗感人至深,启迪我们: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公平公正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成长、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2019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时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独一无二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巴友谊始终牢不可破、坚如磐石,中巴合作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不断拓展深化。2022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的署名文章中指出,30年来,中哈关系阔步向前,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推进,树立了独一无二的双边关系定位,打造了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现在,中巴、中哈关系已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典范,成为全球国家关系中的典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的前途命运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
  2021年1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时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中国成功举办了冬奥盛会,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全面兑现了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雪如意”“雪游龙”“雪长城”等比赛场地展现了中国文化底蕴,见证了冰雪健儿勇创佳绩;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凸显传统和时尚的巧妙结合,受到广泛欢迎……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