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城西虎岭山,园内矗立着一座由10多种不同规格的大理石构造而成的纪念碑。纪念碑于1956年建成,高25.35米,碑体南北刻有“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鎏金楷字,底座四周刻有题词。陵园南大门有一面横墙,上有陈丕显手书的“闽西革命烈士陵园”横匾,下方镌刻着《碑文》,全文如下:
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
闽西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闽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自从一九二六年闽西地区建立共产党的组织以来,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一九二八年,相继爆发了后田、平和、蛟洋、永定农民武装暴动。一九二九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入闽,实现工农武装割据;一九三零年,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一年,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份(分)。红军长征后,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八年,闽西游击健儿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奔赴抗日前线。八路军、新四军中的闽西儿女与广大抗日将士一道,驰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痛歼侵略者。坚持敌后斗争的闽西革命力量,继续开展了抗日救亡反顽自卫斗争,保卫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的勇士们,浴血战斗在闽粤赣边,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民主革命的艰苦岁月里,闽西人民万众一心,前赴后继。十余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付出了巨大代价,赢得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建国后,闽西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保卫祖国,建设“四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们深深缅怀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牺牲的二万三千多名革命烈士!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英,是闽西人民的骄傲!
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慷慨悲壮,彪炳史册;烈士们的伟大业绩,功昭日月,永垂青史;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闽西人民为建设繁荣、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祖国奋勇前进!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共龙岩地区委员会
龙岩地区行政公署
一九八九年三月十日立
碑文记述了闽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赢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胜利,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贡献的历史。敬读碑文,能够进一步领悟闽西人民的光荣历史传统和精神品质,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
1926年夏,闽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永定支部建立。1928年,闽西党组织根据八七会议精神,领导当地农民先后在后田、平和、蛟洋、永定举行武装暴动,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苏维埃政权的创立奠定了群众基础。
1929年3月和5月,红四军为打破国民党军的清剿,两度进入闽西开展游击战争,给反动势力带来沉重打击,县级革命政权相继成立,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土地革命,勇敢地同地主民团作斗争。少年英雄张锦辉在乡下开展宣传工作时不幸被俘,后被杀害,牺牲时年仅15岁。1930年3月18日至24日,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
闽西作为整个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南屏障,在历次反“围剿”斗争中担负着阻击福建、广东“围剿”军的重任。第二次反“围剿”中,闽西红军老十二军调赴江西战场,新成立的红十二军兵力仅有2000人左右,敌我力量悬殊,只能起到牵制作用。国民党军在闽西大肆报复贫苦工农,捕杀苏维埃干部。仅在龙岩地区,就有80余人被捕,32人牺牲,160户农民的房屋被烧。
第五次反“围剿”中,闽西苏区在敌人强力进攻下大部分失守。1934年9月底,松毛岭战斗打响。这是红军长征前夕在东线战场上的最后一战,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赢得宝贵时间。参加战斗的除了罗炳辉所率红九军团与红二十四师主力外,另有闽西地方武装2000人。这场战斗双方争夺异常激烈,有的山头彼此反复冲击达五六次,由于敌军在火力上占绝对优势,又有空军的支援,红军遭受相当大的伤亡。
在参加长征的8.6万中央红军中,闽西籍战士就有2.6万人。在悲壮的湘江战役中,担负后卫任务的红三十四师6000多名指战员中绝大多数是闽西儿女,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红军长征的胜利荣光。
白区斗争的新战场
红军长征后,闽西军民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有力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团、独立第九团留在闽西继续进行游击战争,其中第八团是清一色的闽西子弟兵。国民党军对这些红军队伍进行反复清剿,并且实行“隔离政策”,企图切断游击队同闽西群众的血肉联系。
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除掉欺压百姓的反动民团,还让党员去当“白皮红心”的保甲长,尽全力使百姓免于“抽丁”。许多闽西人民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红军,为其送粮送盐,传递消息,许多老乡房屋被毁,甚至受尽迫害,最终牺牲。
虽然留守闽西的红军指战员采取了适合实际情况的游击战术,但由于缺少对敌情的了解,陷入被动。1935年9月初,红八团没有发现清剿部队已经集结,在出击华安县时受到阻击,政委邱织云在前沿观察敌情时不幸被敌军击中,壮烈牺牲。
全面抗战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闽西地方红军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1938年3月1日,整备完毕的第二支队离开闽西开赴皖南,准备奔赴抗日前线。从此,八路军、新四军中的闽西儿女与广大抗日将士一道浴血奋战,抵御日本侵略者。
闽西人民在长期英勇斗争中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闽西约有2.4万名在册烈士,占全省烈士总数的一半。革命年代,闽西党组织坚守理想信念,党的旗帜始终飘扬,武装斗争从未间断,20多万亩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赢得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