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立秋至而秋未至,这4道食疗方帮你滋阴养肺应对秋燥
  • 发布日期:2021-08-31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来源:健康中国公众号
 
       中医认为立秋后秋气应肺,秋燥渐显,理应养肺润肺,但目前广东地区仍处长夏,暑热之气仍然明显,故在这夏秋交季、阴阳消长之时,养生调理应从消暑清热逐渐向滋阴养肺过渡,重点顺应阳气的敛降,避免身体的过度耗伤。
 
       暑热未消勿贪凉
       立秋处于三伏中的末伏前后,正如俗话所说“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大多地区暑热未消,加之立秋以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这个时期身体既容易被暑热所伤,也容易因风寒侵袭而出现各种不适。立秋时节雨水仍较多,天气容易变化,尤其夜晚气温下降,凉风来袭或是下雨后很容易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头痛、肌肉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白天气温炎热,宜穿着清爽的夏装,出门前应提前做好防晒措施,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身携带雨具和薄外套以免淋雨着凉。
 

 
       此外,立秋时期也是面瘫的高发时节,尤其随着夜幕降临人体阳气从外往里收,此时体表腠理偏虚、御寒能力下降,过度吹风纳凉,风寒之邪侵袭头面则可致面瘫。面瘫不会对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但治疗不及时或疗效不佳则会影响容貌。
       因此,立秋转季使用空调应注意温度不宜过低,特别是空调风口或电扇冷风切忌正对头面直吹,醉酒、疲劳、汗出、洗浴后也不宜当风而吹,熟睡时头面受凉、冷风直吹则更易犯病。
 
       减辛增酸收肺气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立秋过后肺金当令,虽然此时伏热未尽,但大自然的阳气逐渐降敛,此时养生需顺势而为,应秋气之降。
       辛味发散泻肺气,酸味主收降肺气,诸如姜、葱、蒜、韭菜、辣椒、胡椒之品辛香宣散而泻肺伤阴,在立秋之后不宜多食,若仅作为烹饪配料,酌情少许亦无不可。
       诸如乌梅、山楂、杨桃、苹果、柚子等酸甘生津之品可适当多食,有敛肺酸收,以使肺气平降。
 
 
       此外,夏秋交替之时暑热未退,户外工作者常常难耐高温、汗出较多,绿豆汤、酸梅汤、菊花茶等消暑饮品亦当常备以防暑伤。
       经过炎炎夏日暑湿所伤,许多人的脾胃功能有所减弱,此时饮食仍宜温食,不宜过饱,可少吃多餐,过于肥甘厚腻的食品难以消化,冷食容易损伤脾胃,都应该尽量避免。粳米、小米、糯米具有健脾胃、益中气的功效,可适当补充。脾胃在五行属土,此时饮食顾护脾胃恰是应于秋气培土生金、因时制宜的养生之道。
 
       调畅情志莫悲秋
       肺属金,在志为忧。人与天地相参,随着立秋来临天地间阳气慢慢收降,人的情绪也容易变得不稳定。
       素体肺气偏虚之人,有时候不知不觉情绪就莫名低落起来。尤其上了年纪的独居老人容易衍生垂暮、凄凉之感,睹物思人,更是牵挂远方的儿女;更年期妇女容易感叹年华老去、容颜不再,情绪相当敏感,常常悲伤失落;工作生活压力大的中青年人,遇到小事容易感到诸事不顺,才华不能施展,情绪压抑,郁闷难舒等等。
       立秋过后,调摄精神确是养生的要务,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谁都想“安宁致远,心绪平静”,但情志调养并非单靠个人努力就能轻易做到。
 
       同一屋檐下,老夫老妻之间亦当相互包容、互相扶持,子女和父母之间应当增加沟通和互动,互助互爱,共度难关。努力拼搏的年轻人,不要光埋头苦干,应当多与上司和同事交流意见共创佳绩,工作之余多与家人、朋友谈心放松,劳逸结合才能保持积极进取的动力。
 
       加强锻炼健体魄
      经过夏季高温的炙烤,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机体免疫力往往下降,现又值季节交替之时,老人、小孩及体弱者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常常不足而更易生病。
       秋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从立秋开始加强锻炼,能强健体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首先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能顺应阳气收降,早起则利于肺气宣发,让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早上起床后宜到室外活动,配合各种拳操动作,进行有节律的呼吸调息,吐故纳新,能改善肺部功能,增强体质。
 
       另外,立秋过后早晚气温相对凉爽,正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好时候,适宜开展各种运动锻炼,如跑步、打球、游泳、做操、武术、跳舞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运动量。但要注意的是此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剧,因为“秋主收降”,运动过剧出汗太多,会增加机体耗伤,也不利于阳气敛降。
 
       养生功法
       下面介绍两种简单易行,保肺强身的养生功法:
       捶腰背
       端坐,腰背自然挺直,两手握空拳,捶打腰背中央及两侧,从下往上,再从上往下,先中央后两侧,各捶30次。此法可通调背部经络,畅肺气,健腰肾。
摩鼻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热后,分别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搓摩30次,然后用两手食指按揉两侧迎香穴30次。此法可养肺健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立秋食疗方

 
 
 
       莲藕薏米排骨汤
 
       材料:排骨500克、莲藕250克、薏米30克、蜜枣2枚、生姜3片。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后,排骨切块,莲藕切厚片,将材料全部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改慢火煲2小时,然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暑利湿。适合暑湿伤脾,或素体脾胃偏虚之人。
 
 
 
 
 

       生地绿豆粥
 
       材料:生地30克、绿豆30克、白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生地洗净后,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转小火煮约30分钟后,倒出药汁,再复煎煮1次,两次药汁合并浓缩至200毫升备用。将白米、绿豆洗净后熬粥,待粥成加入生地汁,继续加热搅匀后放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消暑,养阴生津。适合暑热阴伤,咽干舌燥之人。
 
 
 
 
 
 
 
 
 
       桂圆红枣莲子粥
 
       材料:桂圆干10克、红枣20克、莲子3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后,红枣去核,莲子去芯浸泡1小时,然后全部材料放入煲中,加入足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至粥成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养心安神。适合夏秋之交脾胃受损,或素体血虚、失眠多梦之人。
 
 
 
 
 
 
       雪梨银耳糖水
       材料:雪梨1个、银耳30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洗净去芯浸泡1小时,银耳洗净、泡软撕成小片,雪梨洗净后削皮去心,切成小块备用。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开火炖1小时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宁神。适合阴虚肺燥,心烦多梦之人。
 
 
转载来自网络,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