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立冬后气温下降 做好慢性疾病预防和监测
  • 发布日期:2021-11-25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来源: 中国网

         给您提个醒
        “立冬”节气后。是易感人群的“危机时刻”,老人、儿童、体弱者应提早做好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测。
        天气渐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最易“受伤”。11月是寒潮次数最多月,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最明显,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流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此外,每年1月份前后流感高发。
        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也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心脏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的感染甚至是第一诱因。随着气温降低,人体外周血管比平时明显收缩,也能直接导致人体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比平时加重,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症状加重,应时刻加以注意。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疼,严重头晕等症状后,应立即就医。一些轻微的疾病变化出现时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症状,建议高血压患者至少在早上起床后量一次血压,密切关注数据变化。
        打疫苗、测血压,专家为重点人群过冬支招
        冬季是流感高发期,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咳嗽等。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属于优先接种疫苗人群。
        在冬季,肺炎对重点人群是一大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据介绍,在肺炎死亡人群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92.5%,因此,专家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及时接种肺炎疫苗。此外,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阳气收敛,不应过度劳作。专家建议在秋冬季节不要过度劳累、熬夜、透支身体,但依然要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人体可以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但在此时节锻炼不宜太激烈,健身操、太极拳或跳舞、打球等运动均是立冬锻炼的不错选择。
 
        转载来自网络,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