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03-30
- 来源:健康中国
- 浏览量:0次
血脂高就是吃肉太多了?
错!
关键问题不在肉!搞清这点放心吃。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患三高的人越来越多,在大众的印象中,高血压就是盐吃多了,高血糖就是糖吃多了,而高血脂就是肉吃太多。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今天就听专家来跟大家聊聊高血脂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能否吃肉?怎么吃肉?
血脂的来源
血脂就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等。而在血脂检查中,比较重要的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小密低密度脂蛋白。肝脏、脂肪组织和小肠是脂肪合成的重要部位,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最强。我们说的血脂问题主要是血浆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异常。
很多人认为肉类中胆固醇含量高,经常食用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建议高血脂人群食用。实际上,据研究表明,胆固醇大约有1/3来源于食物,另外2/3由体内合成。单纯减少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是不会起到太明显的作用的,而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应该是脂肪的摄入量,因为很多肉类的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这些饱和脂肪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
而甘油三酯是受饮食影响比较大的一项指标,当进食大量脂肪后,甘油三酯水平就会明显升高,另外,进食太多精米精面,会引起血糖升高,也会导致甘油三酯的升高。所以说,甘油三酯升高不仅有吃肉多的原因,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也不利于控制甘油三酯。
还有一部分人甘油三酯升高,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时候即使不怎么吃肉,甘油三酯水平依旧比较高。也就是说,甘油三酯升高不能单纯说是吃肉多导致的。
长期吃素食血脂也可能身高
不少人认为,控制高脂血症只要做到低脂清淡饮食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一方面,低脂并不代表低能量,如果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一样可以转化为脂肪,出现高脂血症;另一方面,盲目的低脂饮食也是不利于健康的,还要注意脂肪的类型,如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是有利的,而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如果占比例较高则是不利的。
大家平时吃的米饭、馒头等淀粉类食物,如果过量也可以转化为脂肪,同样会使血脂升高。如一些长期素食的僧人也会出现肥胖、脂肪肝等能量过剩的情况。生活中许多人感慨“近几年体重只增不减”,说明食物总量超过需要而没有及时消耗,这时哪怕是只吃素食也可能会导致高血脂。
另外,只吃素,而不注意加强运动,并不利于身材控制,很多人虽然体重不算太高,但是肌肉偏少,不爱运动,代谢逐渐下降,内脏脂肪上升,也可能会出现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
高血脂的人如何吃肉?
很多血脂升高的人因为担心吃肉对病情有影响,所幸一点肉都不吃,或者很少吃肉,这样其实也是不利于健康的。一味地减少肉类的摄入,不但没什么改变,长期下去还会造成身体的营养不均衡,加重人体的负担。高血脂患者并非不能吃肉,而是要注意肉的种类和摄入量。
01 首选白肉,少吃红肉
日常生活中的最佳肉食当数肉色浅的虾肉、鱼肉、鹅肉、鸭肉、鸡肉,脂肪含量稍低,脂肪酸更优质,鹅肉和鸭肉的化学结构很接近橄榄油,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注意鸡鸭肉虽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但是它们皮却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对于血脂高的人群来说就不要吃皮了。
鱼肉蛋白质吸收率很高,对中老年人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特别适合。吃小鱼或小虾时建议连头带尾吃,鱼头富含磷脂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而鱼腹部的鱼油含有不饱和脂肋酸,对控制和稳定血脂有一定积极作用。
其次才是色泽鲜红或暗红的羊肉、猪肉和牛肉,牛肉的脂肪通常比羊肉低,而羊肉的比猪肉低,如果选择牛羊肉,就尽量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腿部肉。
动物的心肝脾肺肾等内脏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虽然还有特殊的营养成分,但是高血脂患者还是要慎食,如果真的想吃,那么每周最多吃一次,每次不要超过50克。
02多吃瘦肉,少吃肥肉
肥肉中的饱和脂肪相对较高,不利于血脂的控制,如果想吃,最好挑选一些瘦肉食用。瘦肉富含优质蛋白、脂肪酸以及B族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适量的食用可以满足身体所需并有利于控制血脂。
03肉类的加工方式
宜选择凉拌、炖煮、清蒸等少油的烹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肉类的营养,同时又能保证肉类的口感,避免红烧和煎炸。在烹调肉类时应该尽量选择植物油和调和油,不要长期吃一种油,可以在植物油和调和油间交替,注意每天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要避免食用动物油。
说明一下,血脂高的人,注意饮食是不够的,务必坚持每天至少进行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将体重维持到标准的状态,这样对血脂的控制会更加的有利。
临汾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