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5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了!
  • 发布日期:2022-04-21
  • 来源:健康中国
  • 浏览量:0

  1、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也叫震颤麻痹,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于1817年首先详细描述了该病的临床表现。为了纪念这位医生,国际上把该病统一称为帕金森病,并把这位医生的生日——4月11日定为“国际帕金森病日”,期望全社会能关注帕金森病,关爱帕金森病患者。

  帕金森病的原因还不清楚。推测是遗传代谢、环境毒素及衰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人体中脑的黑质神经细胞死亡引起。中脑黑质的这些神经元能产生一种物质——多巴胺。这种物质对于调节人的动作灵活性、维持身体姿势等有重要作用。当中脑黑质神经元死亡,产生的多巴胺不足时,人体的运动控制发生障碍,就出现了帕金森病的症状。

  2、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

  帕金森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照我们在西安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西安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大约每100个人就有1.7人可能患有帕金森病。以此推算,西安地区目前大约有帕金森病患者2万人左右。由于老年人口逐年增加,预计帕金森病患者也将逐渐增多。

  帕金森病一般慢慢起病,很难说清楚哪一天开始得病。发病后症状一般越来越重。绝大多数患者从一个手或腿的抖动(震颤)、僵硬、动作不灵活开始。开始时,这些症状可能间断出现,着急、紧张、激动时明显,而安静、放松时减轻。随着疾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影响两侧的胳膊和腿,并出现面容呆板(面具脸)、细小动作缓慢、写字越来越小(小写征)、走路时一个胳膊不摆动、一个腿拖地,身子向前冲或“小碎步”,起步转身困难,行动越来越慢,坐下站起困难,在床上翻身困难等。到了晚期,患者一个人走路困难,很难迈开第一步,走路不稳,容易跌倒,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坐轮椅或卧床不起。其中肢体震颤、僵硬、动作迟缓、姿势不稳等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表现,称为帕金森病“四主征”。

  除了肢体活动障碍外,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便秘、排尿困难、出汗等症状。有些患者站起时血压降低,出现头晕甚至昏倒。有些患者经常心情不好、闷闷不乐(抑郁),或心急、心烦、坐卧不安(焦虑)。有些患者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多梦、说梦话、大喊大叫,甚至拳打脚踢。晚期患者经常出现幻觉,看到房间出现了人、动物等,尤其傍晚及夜间明显。许多患者还伴有鼻子不灵,闻不到气味,吃饭尝不到味道,全身乏力、疼痛、麻木等。随着疾病进展,这些症状一般会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从上可见,帕金森病的症状复杂多样,而且经常累及全身,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3、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

  震颤是帕金森病最重要、最典型的症状,但是震颤不仅见于帕金森病,也见于其他疾病,包括: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硬化、小脑疾病、长期酗酒、服用某些药物等,其中特发性震颤是引起震颤的常见原因,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以中老年人居多,其原因还不清楚,半数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类似震颤,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哪么,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震颤有哪些区别呢?

  帕金森病的震颤大多数从一个手或腿开始,尤其手的震颤最常见,多为静止性震颤,即放松、静止不动时震颤,活动、用力时消失。手的震颤典型地表现为“搓药丸样”或“数钞票样震颤”,走路时容易发现。早期一般无头、下颌、嘴唇、舌头的震颤。除了震颤之外,患者常有肢体僵硬、动作不灵活等症状,医生检查也可发现肌张力增高等。

  特发性震颤大多表现为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即肢体处于某种姿势或者活动时震颤,最常见于持物时,比如拿筷子夹菜、端碗、倒水、写字时,而静止不动时震颤较轻。特发性震颤大多数两个手同时发病,早期就可有头部震颤,不会有肢体僵硬、活动不灵等症状。特发性震颤一般进展非常缓慢,很多年都没有加重,对生活影响不大,一般也不用特殊处理。

  从上可以看出,手抖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症状,但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绝大多数患者容易区分。难以判断时,可请有经验的神经内科医生诊断。

  除了帕金森病外,有两大类疾病与帕金森病表现相似,第一类叫作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一些明确原因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常见原因包括服用某些药物(如氟桂利嗪、丙戊酸钠、抗精神病药等)、煤气中毒、多发性脑梗死、脑积水等。第二类叫作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或非典型帕金森症),也是一类原因不明的脑部变性疾病,主要包括四种疾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皮层基底节变性。这两类疾病与帕金森病非常相似,但是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一般诊断比较困难,需要有经验的神经内科医生确诊。

  4、怀疑帕金森病怎么办?

  当一个人出现肢体抖动、动作迟缓、肢体僵硬时,就要怀疑帕金森病,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帕金森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而缺乏简单、可靠的检查手段,医生的临床经验特别重要。为了尽早确诊,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建议首次就诊去三级医院神经内科,或神经内科的帕金森病门诊。

  典型患者一般诊断比较容易,尤其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后症状明显减轻,基本可以确诊,一般不需要特殊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头部CT、核磁共振、血液化验等,主要是为了排除其他疾病,而不是判断是否帕金森病。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可以先试验性服药治疗。国内部分医院开展了经颅超声、PET、嗅觉检测、肌电图等检查,对于帕金森病诊断有一定帮助,有条件时可以使用。

  5、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帕金森病目前还不能彻底治愈,但是治疗方法较前有了很大进步,绝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好,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寿命与普通人并无太大差异。

  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手术和康复训练,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补充脑内缺乏的多巴胺,或者抑制相对增多的乙酰胆碱。常用药物分为六大类:①复方左旋多巴,包括多巴丝肼(商品名:美多芭)、卡左双多巴(商品名:息宁)和恩他卡朋双多巴(商品名:达灵复);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常用普拉克索(商品名:森福罗)、吡贝地尔(商品名:泰舒达)、罗替高汀、罗匹尼罗;③COMT抑制剂(恩他卡朋,商品名珂丹);④MAO-B抑制剂,常用司来吉兰(商品名:咪多吡)和雷沙吉兰(商品名:安齐来);⑤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商品名:安坦);⑥金刚烷胺。

  这么多药物,到底哪个最好?应该首选哪种药物?许多患者都很困惑。其实这些药物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各有优缺点,适应症也不完全相同,不能简单地说哪个药最好,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国内外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于药物选择的原则有明确建议,但是每个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帕金森病的特点、经济状况、对治疗的需求等不全一样,选择哪种药物,需要医生与患者共同协商。

  早期患者,一般治疗效果都好,随着病情发展,药物疗效会逐渐减退,维持时间逐渐缩短,甚至不能维持到下次服药,叫做“剂末现象”。有些患者症状会突然加重,一会又迅速减轻,症状加重、减轻与服药无关,叫做“开-关现象”。有些患者服药后出现身体不自主扭转、乱动,叫做“异动症”。出现这些症状时,一般处理比较困难,需请专科医师诊治。

  过去认为帕金森病早期症状很轻,不影响日常生活时可以先不治疗。近年研究证明,早期开始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延缓疾病进展。目前国内外专家已达成共识,帕金森病一旦确诊,就应开始治疗。有些患者认为长期服药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或者副作用,尽量忍受症状的折磨而不愿早期用药,这种观念应该纠正。但要明确,帕金森病目前还不能治愈,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一些虚假广告,宣称能彻底治愈帕金森病,绝不可信。千万注意,避免上当受骗!

  帕金森病药物副作用较多,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随意增减,更不能突然停用。但也不要过度恐惧,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写了很多副作用而不敢使用。一般来说,这些副作用很少发生,只要合理使用,绝大多数药物都比较安全。但是帕金森病药物比较特殊,服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所有帕金森病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一般可每周增加一次剂量,直至症状控制满意,又没有明显副作用。

  2) 左旋多巴不能与食物同服,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尽量错开与牛奶、鸡蛋、瘦肉等高蛋白饮食的进食时间。因为食物中所含的氨基酸会影响左旋多巴吸收,导致药物疗效减退,甚至无效。

  3) 恩他卡朋(珂丹)可以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延长左旋多巴的维持时间,但是单独服用无效,必须与左旋多巴同时服用。

  4) 除左旋多巴之外,其他帕金森病药物均可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5) 金刚烷胺和司来吉兰(咪多吡)可能引起失眠、多梦,所以,不宜在下午4点-6点以后服用。

  6) 溴隐亭长期应用可能引起心脏瓣膜及肺纤维化,应该慎用或尽量不用。

  对于药物疗效减退,或者药物副作用较大难以耐受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脑深部电极刺激,俗称“脑起搏器”。只要病人选择恰当,手术时机掌握准确,大多数患者手术效果比较满意。需要强调的是,手术并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手术后仍然需要服药,但是药物的剂量会明显减少。目前限制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是费用较高,许多患者经济难以承受。期待社保部门能为帕金森病患者报销部分手术费用。爱心人事也可设立救助基金,帮助患者解决部分困难。

  6、帕金森病患者生活上应注意哪些事项?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外,生活上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格外关注。体育锻炼可以保持关节灵活,维持身体平衡,还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情,促进夜间睡眠。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快步走、打太极拳、跳舞、游泳等。每次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调节,以不太疲劳为度,关键在于坚持每天规律锻炼。晚期走路不稳的患者,可以增加平衡训练;起步困难的患者,可以喊着节拍迈步,或者在地上划上格子线,让患者踩着线走路。有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站立时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昏倒。一般首选非药物治疗,包括白天下床活动时穿上弹力袜,夜间睡觉时抬高床头,起床要缓慢,逐渐站起。

  合理饮食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特别重要。绝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会逐渐消瘦,主要与胃肠道吸收不良有关,也与肢体持续抖动,身体消耗较大有关。服用左旋多巴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廋肉,会影响左旋多巴的吸收,导致服用左旋多巴后起效迟缓,甚至不起效。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可以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放在晚上,错开与左旋多巴的服用时间。有便秘的患者,可以多喝水,多吃水果(比如香蕉)、蔬菜(比如芹菜),避免吃辛辣食物;平时多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这些方法无效时,再考虑使用缓泻药或开塞露。有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吃饭要稍微咸一些,炒菜多放点盐,有利于维持较高的血压水平。

  总之,帕金森病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的疾病。帕金森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可喜的是,近年来帕金森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让我们携起手来,期待帕金森病患者的明天更加美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