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04-29
- 来源:健康中国
- 浏览量:0次
“我80后,便血而已,肯定是痔疮,肠镜就免了吧?”“做肠镜?太尴尬了吧?我大便一直都很正常,肠道不会有问题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接触致癌因素增多,饮食结构西方化,结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据2019年中国癌报显示:在城市地区,结直肠癌已成为继肺癌之后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并且42%的检出者完全无预警症状;结肠癌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长期进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及油炸食品,长期工作劳碌、久坐、生活不规律,经常情绪焦虑紧张的,或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正因为如此胃肠镜检查已日益得到中老年人的重视;而对于年轻人,哪怕大便带血,大多以为是痔疮,不以为然不就诊或开点药打发了;然而青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除了上述因素外,还负担着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近年来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结肠癌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尤其35岁以上有明显增加趋势。
青年人的大肠癌有哪些特点?
01对癌意识不够,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
结肠癌分为4期,I、II期属早期,治疗效果好;III期、IV期属于中晚期,治疗效果极差。但可悲的是,在确诊的青年人中,晚期占了50%~80%,而20岁以下的患者,几乎全部是III期或IV期。
02家族遗传因素为主,恶性程度高
年轻人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这是我国大肠癌的一个主要特点。大肠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年轻人由于接触环境中各种致癌因子的时间相对短,所以年轻人发生大肠癌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甚至有家族肠癌史;据研究报道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化最差的粘液腺癌占了50%~60%,是老年患者的3~6倍。年龄<20岁的患者,80%~90%是粘液腺癌,直接影响青年人大肠癌的治疗效果。
03往往有典型报警症状
由于就诊时患者多属晚期,腹痛、便血、消瘦、乏力等胃肠道报警症状典型,然而便血,大多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会当痔疮治疗以致延误病情。
04病情延误时间长
据调查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从不适就诊到确诊约为5~15个月。病初多被诊断为痔疮、肠炎、肠虫症和胃病等等,如果病初就完善结肠镜检查就可以提前干预。
如何防治大肠癌侵袭青年人?
01养成生活好习惯!
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锻炼,避免烟酒过度、通宵熬夜等等,预防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排便习惯异常,影响大肠及时排出有毒的物质,造成癌症的高发。其次,注意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一定量的维生素的摄入和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科学研究证实多种维生素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02重视结肠镜的检查
肠癌约90%是由肠息肉演化而来,肠息肉最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及腺瘤样息肉,而腺瘤性息肉经过5-10年可演变为癌症,而肠镜检查是诊断肠息肉的金标准,在息肉阶段发现并切除,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途径。真
很多早年做过肠镜的人回忆起来都带着痛,很多人因为不堪的记忆本能地排斥肠镜检查。殊不知如今随着单人肠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在透明帽、水交换的辅助下,在不增加额外的麻醉费用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了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据我院临床工作数据统计,约70%的患者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完全没有不适感;20-25%稍感腹胀,疼痛程度可接受,愿意再次接受肠镜检查;仅约5-10%患者因曾有过腹部手术史或肥胖等原因感疼痛较剧烈,需改无痛肠镜;当然,在讲究舒适医疗时代,也可直接行麻醉下结肠镜检查。
早查早诊,远离肠癌,快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