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05-06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我们生存所必须的,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根本。而在食物的烹饪过程中有一种物质则会对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隐患,它就是——厨房油烟。
据研究发现,常在厨房做饭者比不常做饭者肺癌几率高出近一倍,而想要避免这些隐患,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烹调习惯。
研究发现,厨房油烟与烧菜时油的温度有直接的关系。
当油烧到150℃时,其中的甘油就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它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当油烧到“吐火”时,油温可达350℃,这时除了产生丙烯醛外,还会产生凝聚体,不仅会使人产生“醉油”症状,还能导致慢性中毒,容易诱发呼吸和消化系统癌症。
在日常烹饪中,有些人为了省电会在炒菜前一刻才打开油烟机,在炒菜刚刚结束时就关闭油烟机。
此时屋内油烟尚未完全吸走,人体相应的会吸走一部分油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相应的病变。而有些人则是习惯关闭窗户,完全依赖油烟机。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避免吸入油烟呢?
1.准备炒菜前就要打开油烟机,且炒菜完成后等10分钟左右再关闭油烟机;
2.做饭时一定要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
3.炒菜时要掌握好油温,推荐油温为150℃左右(约八成热);
4.烹饪时尽量减少爆炒、煎炸的方式,可多加入蒸煮的烹饪方式;
5.建议炒菜后多饮水,通过水循环排出体内的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