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正确认识“隐形杀手”——心房颤动
  • 发布日期:2022-06-20
  • 来源:健康中国
  • 浏览量:0

  心脏的结构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房:是贮血器和泵血器,完成泵血功能和辅助泵血作用。

  

             窦性心律:健康人心脏的跳动是从心脏司令部——窦房结(大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开始的,窦房结可自动发出节律整齐的指令(60-100次/分)。

  指令依次通过心房、房室结传至心室,使整个心脏按顺序规律协调的收缩与舒张,从而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俗来说就是心房跳的不规律了。

  是指心房(主要是左心房)乱发指令,导致心房各部分的心肌各自为政,杂乱无章的自行收缩,每分钟可以快到350-600次,而且毫无规律可言,进而可能影响整个心脏的正常跳动。

  房颤离我们有多远

  30岁-85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达30%以上。推测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

  每个人一生中有1/4的概率发生房颤。

  导致房颤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老年,心肌梗死,吸烟,酗酒,家族史

  房颤的类型

  1. 首诊房颤: 首次确诊(第一次发作或第一次发现)。

  2. 阵发性房颤: 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

  3.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一般不能自行终止。

  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有意愿恢复正常心律。

  4. 永久性房颤: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或维持正常心律。

  房颤最典型的表现

  心悸,心慌,可能还会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症状。

  房颤的危害

  脑卒中,痴呆,死亡,心力衰竭,生活质量下降。

  房颤患者每年脑卒中的发生率约为5%。20%的脑卒中是由房颤所导致。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

  1. 脑卒中

  房颤发生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较容易在左心房的左心耳部位滞留,从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堵塞脑血管而导致脑卒中(俗称“脑中风”)。

  房颤所致脑卒中较其他原因所致脑卒中可以增加:1年致残率51.58%。1年死亡率34.23%。1年卒中复发率32.35%、直接医疗费用增加50%。

  2. 心力衰竭

  房颤患者中心衰的年发生率为33%。15.6%-24%的初诊房颤患者随后会被诊断为心衰。约三分之一的房颤患者存在中至重度的心衰。心衰患者中30%-40%是由房颤引起。

  3. 痴呆

  通过血栓阻塞脑血管,直接损伤脑神经,通过减少心脏血液搏出量,减少脑血流,使脑神经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使痴呆风险增加2倍。

  4. 死亡

  房颤相关脑卒中病死率是非房颤相关脑卒中的2倍。

  可使病死率增加1倍。房颤可使心衰患者4年内死亡风险增加52%。

  房颤的治疗

  抗凝治疗:减少血栓,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