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意外烧烫伤怎么办?这“五字口诀”要熟记!
  • 发布日期:2022-11-10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疫情期间居家,许多平时不进厨房又没有什么做菜经验的人,也不得不下厨,但这些“新手”很容易发生烧烫伤意外。一旦发生了烧烫伤意外,怎么应对?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主任、主任医师周军利给出了紧急处理的冲、脱、泡、盖、送“五字口诀”。

 
01
烫伤处理“五字口诀”
 
 
 
 

“我国对烧伤创面的深度诊断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生活中常见的热水热油烫伤多为Ⅰ度或浅Ⅱ度,”周军利说,对居家时发生的烫伤紧急处理原则可以归纳为“五字口诀”:

冲:冲冷水半小时以上,建议自来水下用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

脱:剪或小心脱去衣物,避免二次损伤;

泡:冷水浸泡半小时左右;

盖:湿毛巾覆盖,使用外用抗菌药物或抗菌敷料,切记不可任意涂抹牙膏、民间偏方等药物;

送:必要时及时就医。

对于创面的处理,周军利建议,Ⅰ度烫伤较轻,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多可自愈。浅Ⅱ度烫伤创面形成的水疱不可随意撕掉,如为散发的米粒大小水疱,应保留水疱皮的完整,再使用外用抗菌药物或抗菌敷料,绷带加压包扎;如水疱较大、疱液较多,需及时就医处理,避免疱皮破溃感染,形成深Ⅱ度创面。

但Ⅰ度烧伤仅仅损伤皮肤角质层,皮肤完整性没有破坏,创面呈红斑样外观,灼痛明显,通常一周内就能完全愈合。如果损伤更深到达真皮乳头层,就是浅Ⅱ度烧伤,皮肤出现水疱,疼痛剧烈,两周内依靠残存的生发层上皮细胞增生可达到无疤愈合。深Ⅱ度和Ⅲ度烧烫伤不可自行处理,必须及时就医。

 
02
预防烫伤小贴士
 
 

周军利说,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做好烧烫伤的预防,避免接触火焰、热水、热油等危险因素,实在需要接触,务必做好防护,并在操作时严谨规范,避免发生这类“切肤之痛”。

预防烫伤小贴士:

1.做好防护。因出门购物及就医不便,在选择菜品时应尽量选操作简易的品种,避免油炸、高压锅蒸煮等危险操作。接触烧热的锅碗瓢盆时,需要佩戴隔热手套或用厚毛巾保护手臂,不可盲目自信,再无情的“铁手”也敌不过45℃以上的热源。

2.规范操作厨具食材。毫无基础盲目操作时较容易发生烧烫伤。需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燃气灶,调节合适的火焰大小,使用完毕及时切断阀门,避免误操作造成火焰烧伤;下锅之前的菜肉务必吸干水分,避免热油爆溅,造成烫伤;沸腾中的锅盖上方喷出的水蒸汽温度极高,应小心避免碰触,防止蒸汽烫伤。

3.小心放置危险物品。尤其是家有小朋友的家庭,在摆放热水、热菜、热汤等食物时,应放置在不易触及的位置,避免不慎打翻造成烫伤。

4.规范使用取暖设施。如果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务必保证清醒时使用,不可睡觉时使用,以免取暖设施长时间作用于皮肤表面造成低温烫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