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60岁以后,偏瘦还是偏胖更长寿?真相颠覆你的认知!
  • 发布日期:2022-11-22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超重和肥胖影响的不仅是外观,也会随之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疾病的发生率。“千金难买老来瘦”,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把减肥提上日程。但是,什么样的体重对老年人来说才是最合适的呢?

 
 

 

体重指数(BMI)与死亡率的关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人的BMI最好是介于20-25之间,但事实上,不同年龄应该控制的指数范围是不同的,60岁以后,适度超重的人更健康!

 

这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大,消化吸收功能本就会减弱;再加上一些慢性病,忌口较多,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一方面,营养不良会导致抗感染能力、免疫力下降,可成为损害健康的重大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对中老年人而言,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但和疾病作斗争时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适当超重,其营养状态相对更好,也就更容易抵抗疾病的伤害,达到长寿的目的。

 

 

老年人在少油少盐、饮食控制、体重管理时,要注意:把体重保持在适度超重的范围内,让死亡率尽可能处于最低水平,使得未来生活更有保障。

 

聪明用油,更健康

 

很多中老年人为了控制体重都不敢吃油,殊不知,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不仅影响脂质代谢,还影响身体组织器官功能。

 

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自身很难合成,很大部分都是靠食用油获得,另一部分则通过动物性食物获得。

 

按饱和程度可以将油脂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种脂肪酸要均衡摄入,餐与餐之间或者每日交替用油,养成用油好习惯更有利于健康。当然,也要控制好用油量。建议每天摄入油不超过25g。

 

盲目减重不如科学增肌

 

其实,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除了保持脂肪平衡,增加肌肉储量同样重要。

 

 
 
肌肉减少的健康隐患

 

老年人若不及时储存肌肉,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

 
01
肥胖

肌肉少,基础代谢率降低,热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易引起肥胖。

 
02
诱发心血管病

肌肉衰弱会累及心脏,成为诱发心血管病的“帮凶”。血液通过心脏收缩运送到血管中,如果肌肉不发达,导致收缩力不足,就不能有效挤压血管使血液上行,并顺利回流到心脏。

 
03
增加骨折风险

肌肉力量相对较弱,罹患骨质疏松的几率就高;此外,身体平衡能力下降,跌倒、运动损伤的风险也会加大。

 
04
影响血糖水平

肌肉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人体葡萄糖,能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因此,肌肉储量不足,葡萄糖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强壮肌肉有良方

 

除了适度恰当的体育锻炼,饮食应该是强壮肌肉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01
 
蛋白分配要合理
 

乳清蛋白、鸡蛋蛋白、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牛肉蛋白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将这些优质蛋白质分配到每一餐中,保证每日总能量摄入充足。

 

对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的人,可以适当增加用餐次数,减少每次用餐量,循序渐进地补充能量,以利于更好吸收。

 

02
 
抗氧化物不可少
 

充足的抗氧化物能够达到降低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减缓氧化反应对肌肉和其他器官的损耗,辅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深色蔬菜、水果,如菠菜、番茄、蓝莓等中都有较丰富的抗氧化物质。

 

 

03
 
维生素D要充足
 

维生素D能提高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同时还可以降低肌肉流失的程度。

 

晒太阳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最直接的途径,但要做好防晒;另外,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也有较多维D。

 

源丨慢性病防控与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