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孩子粉嫩小脸蛋少亲为妙,小心“亲吻病”
  • 发布日期:2022-11-29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近日,河南郑州7岁小女孩欣欣连发好几天高烧,家人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一个星期的药,但高烧依然反反复复不见好转。家人带欣欣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嗓子扁桃体有脓点,颈部淋巴结肿大,像鸡蛋黄那么大,抽血化验后发现孩子体内的EB病毒抗体抗原比较高,原来欣欣得了“亲吻病”。

 

❤️
 
什么是“亲吻病”
 
 
01

 

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肝病)科主治医师陈芳芳称,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俗称“亲吻病”。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主要感染人的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

 

“95%以上的成人都携带EB病毒,但不一定会发病,病毒会在身体里潜伏下来,等到抵抗力差的时候再出来兴风作浪。”陈芳芳说,除了亲吻,口对口喂食、共用餐具、飞沫等行为也可以引起传播“亲吻病”,发病常见7岁前的儿童,因为儿童抵抗力较低,被感染后就容易发病。

 

陈芳芳说,一旦感染EB病毒,就会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比感冒更黏人的病症,它会侵犯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扁桃体肿大、脑膜炎、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脊髓炎、颅内出血等,甚至会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肝脏功能受损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肝衰竭等病症。”

 

临床显示,EB病毒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也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

 

陈芳芳表示,和感冒一样,EB病毒感染多是良性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治愈后一般不会二次发病。病程一般2-4周,部分患儿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以退热、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但是,急性期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或避免剧烈运动,腹部查体动作轻柔,避免便秘,避免肿大的脾脏破裂引起腹部大出血。

 

抗病毒治疗可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可以降低病毒复制水平及咽部排泌病毒时间,但并不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缩短病程和缩小并发症的发生率。

 

❤️
如何预防“亲吻病”
 
 
02

 

陈芳芳建议,不管是家长还是其他人,不要随意亲吻宝宝的嘴,也不要亲吻宝宝的手脚,好多宝宝爱吸手脚指头,很可能把刚刚被吻过的小手放进口中吸吮,增加病菌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感冒、口腔疾患的家长更不能亲吻宝宝。

 

如果用配方奶粉喂养宝宝,冲奶粉时不要用嘴试温度,可以滴在手腕内侧来试温。大人也不要嘴对嘴嚼着给宝宝喂饭,不只是EB病毒,大多数耳熟能详的病原体都能通过亲密接触传播,如幽门螺杆菌、口腔细菌等。可以使用料理棒、辅食机、剪刀之类的工具来完成把食物变碎这个过程。不要让宝宝使用别人用过的杯子、牙刷,不用大人的筷子喂宝宝吃饭,餐具清洁后最好进行高温消毒。

 

日常生活中,养成勤洗手、勤漱口的习惯,避免直接用手抓拿食物并进食。此外,生熟要分开,肉做熟了再吃,水也一定要烧开了再喝。

 
ND

 

源丨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