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3-09-16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山洪泥石流
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
出现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
或者是连续降雨发生之后
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
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
破坏力强危害性极大的特殊洪流
山洪泥石流多存在于山区沟谷中
通常暴发突然、来势凶猛
在山洪泥石流多发季节
应该及时了解相关应急避险与自救常识
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山洪泥石流的发生预兆
1.河水异常 如果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时,说明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山体异常 山体出现很多白色水流,山坡变形、鼓 包、裂缝,甚至坡上物体出现倾斜。
3.声响异常 如果在山上听到沙沙声音,但是却找不到声音的来源,这可能是沙石的松动、流动发出的声音,是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征兆。如果山沟或深谷发出类似火车轰鸣声音或有轻微 的震动感,说明泥石流正在形成。
4.其他异常情况 干旱很久的土地开始积水,道路出现龟裂,公共电话亭、树木、篱笆等突然倾斜,雨下个不停,或是雨刚停下来溪水水位却急速下降等。
山洪泥石流的诱发因素
1.自然原因 自然状态下岩石的风化,以及各种因素造成的土壤层的增厚和松动,遇上汛期强暴雨,是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自然原因。2.不合理开挖 不合理开挖是泥石流灾害的诱因,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他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
3.滥伐乱垦 滥伐乱垦造成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地疏松、冲沟发育等加重水土流失,山坡稳定性被破坏容易产生泥石流。
4.次生灾害 地震会造成山体松动、岩石破碎,地震灾害过后,经过暴雨或是山洪稀释山体后发生的洪流,也会诱发山洪泥石流。
山洪泥石流的发生规律
1.季节性 泥石流暴发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的时间差异而有所不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周期性 山洪泥石流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山洪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
易受山洪泥石流威胁人群
1.切坡建房不加防护的居民; 2.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居民; 3.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 4.宅基地选择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 5.不了解山洪暴发信息,擅自在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两边活动的人; 6.在山洪、泥石流期间,匆忙就近随意过河、过桥的人群; 7.在山洪、泥石流期间,不顾一切,抢救财产,打捞漂浮物的人群。
面对山洪泥石流如何自救
1.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就近选择安全路线沿着山坡垂直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尽快离开沟道、河谷地带。 2.不应上树躲避,因山洪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 3.不要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可以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山洪泥石流的前进。 4.不要停留在低平的弯道凹侧,因为弯道处水位较高。也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方。 5.不要往土层较厚的地带逃生,要向地质坚硬、无碎石,不易被雨水冲毁的岩石地带逃生。 6.被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 、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应耐心固守,等待救援 ,或等待陡涨陡落的洪水消退 。 7.如措手不及,被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可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 8.当发现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者折断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
汛期户外出行“六警惕”
1.警惕盲目探险 雨季户外运动项目选择需谨慎,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安全规定,雨季尽量不要前往山岳型、峡谷型、涉水型旅游景区点。切勿前往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旅游景区。更不要参加未开发线路探险旅游,切不可追寻刺激、盲目探险。2.警惕涉水 警惕涉水活动,警惕淹溺事故,不要到江河水库等未知环境或有警告提示的水域游泳。尤其少年儿童不要独自在水域嬉 戏,更不能在野外游泳。3.警惕异常声响 户外出行时刻保持警觉,山区汛期一定要警惕所有异常的细节,河水、井水的突然上涨或干涸,山体或地面裂缝,岩体掉落的石块,沙石声响等都可能是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前兆。 4.警惕雷击 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要尽量躲避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远离河流湖泊、稻田以及空旷地区,远离广告牌以及简易建筑物。5.警惕“慌不择路” 在遭遇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崩塌等危险时,都应迅速向两侧高处跑。遇到洪水千万不要贸然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6.警惕贪恋财物 山体滑坡后切忌立即返回,避免二次滑坡再次造成危害。
如何防范山洪泥石流
1.选择在平坦的地方修建房屋,避免将房屋修建在半山坡或坡底。 2.在山洪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居民要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经常关注气象预报信息和权威部门发布的灾情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积极做好防范泥石流的准备。 3.在上游地区的人,如果发现了山洪泥石流症状,应设法立即通知泥石流可能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以便及时躲避泥石流。 4.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山洪和泥石流的区别
相同之处山洪和泥石流相似点很多。比如,成灾的前兆相似;爆发时间和区域大致相同,在6—9月的雨季,均发生在山区,山洪发生的区域有时会伴随发生泥石流;成灾突然;水体浑浊等。 不同之处 1.流体性质不同:泥石流流体中的大小石块与泥沙量 大。如果是黏性泥石流,流体还会黏稠如泥浆。而山洪虽然流体浑浊,但含沙量小,挟有的泥沙含量低于15%。2.发生条件不同:泥石流与山洪都发生在山区,但山洪发生区域更为广泛。因为泥石流的发生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大量的土石松散物和一定的谷坡地形,三者缺一不可。而山洪则有短时大量的降水、一定的汇流地形即可形成。 3.水体浑浊程度不同:泥石流的土石和泥沙含量大,浑浊程度高,流体呈浆状;反之,山洪较小,浑浊程度低,水呈浊状。4.流动状态不同:泥石流的流动具有很强的直进性,在弯道凹岸或遇障碍时,流体能爬上数米甚至十几米高的沟岸或山坡。而洪水流动时与一般水流相似,呈连续流动,虽然水位暴涨暴落,但直进性和遇障爬高能力不强。 5.破坏方式与强度不同:由于裹挟大量泥沙石块,泥石流比山洪流动时的能量大,破坏力强,具有明显的撞击和淤埋破坏方式。泥石流流经和堆积地带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树木等可完全被摧毁或淤埋,被冲撞和淤埋的人员难以自救,生还机会很小,易形成重大人员伤亡。而山洪主要为冲击破坏,撞击和淤埋破坏力小,所经之地,建筑物主要是被冲毁,且能有部分保留,被冲树木可有部分保存,遭 遇山洪的人员自救机会大。 6.发生频率和重发性不同: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重发性远低于山洪。
山洪泥石流灾后防病五大核心知识
一、饮用水卫生 1.饮水进行消毒,饮用煮开后的水; 2.不要裸脚踩水,不要在可疑的水中游泳、洗衣物等;3.如果水较为混浊,首先请使用自制或其他过滤器消除混浊,将水煮沸一分钟, 最多可达三分钟; 4.禁止家畜动物进入水源地区,如有必要,应设置隔离墙和看守人员。 二、食品卫生 1.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2.食物要烧熟煮透; 3.不要吃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或有怪味的食品; 4.不吃凉拌菜,不捕捉野生动物吃,餐具用后及时清洗干净,用前也要清洗; 5.防止食品容器和餐具对食品的污染,特别是共同使用的餐具; 6.防止超保质期食品、变质食品、伪劣食品进入灾区; 7.利用天晴,抓紧晾晒,预防粮食霉变; 8.保管好农药和有毒有害物品,预防误用、误食;9.不食用野生的蘑菇。 三、环境卫生 1.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 2.不乱丢垃圾,杀灭苍蝇,搞好环境卫生;3.保持地面、围墙及厕所周围地区整洁,防止刺激苍蝇和幼虫繁殖以及水溢流造成水污染。 四、病媒传染病预防 1.睡觉时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点蚊香或涂抹驱蚊水; 2.避免在草堆、草丛、灌丛和林间坐卧休息,如果坐卧,注意检查身体上有无虫子叮咬,野外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搭建工棚或帐篷,周围挖防鼠沟,避免睡地铺; 3.注意检查有无跳蚤等叮咬害虫,及时做好杀灭工作。 五、垃圾处理 1.检查废弃物收集与处理设施的可用性; 2. 如果设施无法进入安置地区,请将废弃物收集点设置在周围区域,并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暂时贮放 ; 3.如果没有特定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设施,可在安置点远离人群水源处挖坑来掩埋废弃物。
防灾无小事
安全记心中
多多学习一些安全必备常识
请大家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
来源丨甘肃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