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注意!洗手的6大误区,小心“越洗越脏”!
  • 发布日期:2023-10-16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正确洗手能够维持自身健康

更是预防传染病

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洗手可不是“冲一下”了事!

如果做不对,很可能手就白洗了

 

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正确的洗手方式吧!

 

 
 

 

01
正确洗手需要注意什么?
图片

 

洗手一定要用流动水,不要用盆水,揉搓时间至少要15秒以上。不能仅仅只用清水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有效去除病原菌。

 
02
用什么洗手最好?
图片

 

最好的洗手方法:在流水冲洗的基础上,加用洗涤用品去污杀菌,做到深层清洁。

 

普通流水冲洗起不到杀菌的作用,但洗涤用品那么多,怎么选?

 

①号选手——洗手液:添加有杀菌成分、能有效抑制或杀灭手部在与外界接触中所沾染的各种细菌,同时含有护理成分,包括润肤剂,能够减少刺激,滋润皮肤。流水加上洗手液清洁手部,是较好的选择。

 

②号选手——肥皂:成分简单,包含高级脂肪酸或混合脂肪酸的盐类,脂肪酸中的钾和钠盐溶于水后,有较强的去污和杀菌效果。用流动的清水加上肥皂洗手,能够满足去污杀菌的要求。

 

③号选手——香皂:与普通肥皂比,香皂会额外添加一些润肤成分,比如甘油、椰油酸、棕榈酸等。所以,香皂不仅有不错的杀菌效果,还可以润肤。

 

日常生活中建议选择洗手液作为洗涤用品。肥皂和香皂的主要作用是洗涤,并不能完全杀死细菌。而且,肥皂和香皂因共同使用,可能造成交叉感染,而肥皂、香皂和皂盒本身,也容易滋生细菌。洗手液瓶身完全封闭,使用时能够避免手接触液体本身,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03
洗手的误区
图片

 

误区一:所有洗手液都能杀菌

 

洗手液主要分为普通型和抗菌杀菌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洗手液都有杀菌作用。在抗菌杀菌型洗手液中,抗菌型有杀菌作用,但杀菌率比较低,一般是大于90%就可以标抗菌作用,而杀菌型洗手液要求对目标菌杀菌率达到99.99%

 

误区二:用免洗洗手液替代洗手

 

使用免洗洗手液,始终会有物质留在手的表面,所以平常尽量少用,最好还是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此外,还有不少人就餐前直接用“省事”的消毒湿巾代替洗手。专家指出,湿巾不能代替洗手,湿巾再怎么反复擦手,也无法去除皮肤表面的细菌

 

 

误区三:洗手液用得越多越好

 

很多人生怕洗不干净,所以按出大量洗手液在手上,洗的时候使劲揉搓。事实上,这样的深度清洁会损伤皮肤,使皮肤不但留不住水分,还更容易让病菌侵入。

 

误区四:用洗手盆洗手

 

很多人认为,使用洗手盆洗手,手也能洗干净。其实经过反复洗手后,洗手盆里的水已弄脏了用脏水洗手,手仍然是脏的,根本达不到洗净手的目的。甚至还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为严重。

 

误区五:洗手后用毛巾干手

 

洗手后应自然干燥或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潜藏病菌,易使洗净的双手沾染病菌,更不要用公共毛巾。

 

误区六:晾完衣服不洗手

 

脏衣服和洗衣机里面的细菌,会在洗涤过程中沾染到衣物上。晾衣服的过程中,双手很可能沾上这些细菌,衣物经过紫外线照射最终能达到消毒目的,手却常常被忽视。

 

04
洗手的误区
图片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05
哪些情况下应该洗手?
图片

 

 
 

 

1

准备食物,接触生肉等;

2

饭(进食)前便后,吃药之前;

3

接触钱币之后;

4

接触别人之后,尤其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前);

5

做完扫除工作之后、处理垃圾;

6

户外运动、作业、购物后;

7

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

8

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

9

抱孩子之前,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

1       0

接触宠物后。

 

 

 

 

 

来源丨科普中国、健康中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