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知识 >
“五一”出行注意!这种病高发期来了,出境前要做好准备!
  • 发布日期:2024-04-23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随着各地气温的上升
蚊子开始多了起来

登革热的高发期快要到了!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100多个国家均出现过流行,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最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我国邻国和既往主要登革热病例输入国的病例数较2023年同期均有升高趋势。

 

“五一”长假快要到了

有出境计划的市民群众

请提前做好准备

 

01
 

多国提醒民众

防范登革热

 
 
 

 

据央视新闻4月4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3日,根据巴西卫生部虫媒病毒监测小组更新的最新数据,该国因登革热死亡的病例已上升至1020人,另有1531例病例正在核实中。至此,该国2024年确诊及疑似的登革热病例总数已达267.1万例。

 

据新华社消息,泛美卫生组织3月28日通报,美洲地区今年前三个月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激增,是去年同期的3倍。阿根廷卫生部4月14日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以来,该国已确诊252566例登革热病例,并强调“与往年相比,这一登革热疫情流行季规模更大”。

 

02
 

登革热是什么病

会不会人传人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经“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病例多分布在南方沿海或沿边地区。

 

03

如何判断

是否得了登革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发热、皮疹、“三红”(面、颈、胸部潮红)和“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少数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如您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病例出现,当出现急性发热(有时可达39℃),并伴有以下一种症状,如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大夫说明自己过去2周的旅行史及可能得了登革热,以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

 

核心措施——防蚊灭蚊!
避免被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
(也叫“花蚊子”、“花斑蚊”)叮咬

 

01
出行前做好以下准备

 

✔了解当地登革热传播情况;

 

✔准备驱蚊剂。驱蚊剂以避蚊胺、驱蚊酯、羟哌酯(又称派卡瑞丁)任意一种为主要成分;

 

✔准备浅色长袖衣裤。

旅途中注意防护
02

 

外出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长裤,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白天尽量避免在草丛、树荫等阴暗潮湿处长时间停留;住宿尽量选择安装有纱门、纱窗的地方,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等;及时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

 

03
发现症状及时就医

 

出境期间或回国后2周内,若出现登革热的典型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旅行史,避免延误病情。

 

如若诊断为登革热,请务必: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中高强度运动;

 

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

 

配合当地疾控机构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蚊灭蚊等措施。

清除居住地室内外积水和蚊虫
04

 

为了保护家人的健康,回国后及时清除居住地室内外积水和蚊虫,推荐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等。清理积水时,如果积水里有幼虫,一定不要将积水倒入下水道中,应将积水倒在干燥的地面。对于有用的贮水容器、水植盆景等,定期每周更换水1-2次。不要乱丢瓶、罐、盒等垃圾,不露天堆放废旧车胎。 

 
来源丨人民网科普、健康中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