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07-26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周末在小区散步,听到上述两位妈妈的聊天,不禁心头一紧。现在正值暑假,孩子们都待在家里,水果、饮料、零食等几乎应有尽有,预防“小胖墩”的难度更大了。
如果说大人对于甜味食物是既爱又恨,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我的眼里只有你”才能诠释他们对甜味食品满满的爱。
“生物书上说了,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照这么说,糖类应该要多吃?
并不是。上述这句话的“糖类”是碳水化合物的统称,主要指来自稻谷、小麦、马铃薯等植物种子或块茎,通过烹饪、食用经过人体消化后,成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葡萄糖。它能快速地为人体提供能量。
我们所说的“减糖”,指的是添加糖。什么是添加糖?是指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鲜榨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饮食中的糖是引起龋齿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摄入添加糖过多,又不注意漱口和刷牙时,糖在牙齿上停留时间过长,就会促进口腔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引发龋齿。
添加糖摄入过量,还会使人产生饱腹感,食欲不佳,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量,造成膳食不平衡,进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
此外,很多添加糖含量高的食品,因其口感好,孩子容易吃多,从而增加超重、肥胖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都说吃糖多了不好,那到底吃多少糖才合适?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25克是多少呢?以常见的白瓷汤勺作为参照,大约5平勺就是25克。很多人觉得“我平时一天也吃不了这么多糖,肯定不超标”,先别急着给自己下定论,因为日常吃下去的糖,并不全是这样直接、“看得见”的糖。
依据添加糖的定义,它不仅包含人们自主添加到食物中的糖,而且包含饮料、糕点、巧克力、面包等食物中的隐形糖。如果一不留神多喝几口、多吃几口这些含隐形糖的饮料、食品,就很有可能摄入添加糖超标了。
含糖饮料 有数据表明,每100毫升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克。一瓶常见的饮料包装为500毫升,喝完这一瓶含糖饮料,就已经喝进去35克糖了。开头提到的小朋友军军,拿饮料当水喝,基本每天至少两三瓶,那么,只饮料这一项,添加糖的摄入量就已经严重超标了。
一些零食 一些食品在加工时会添加很多糖,如巧克力、蛋糕、蜜饯、冰淇淋、面包等,而这些是很多小朋友都爱吃的零食。拿夏天多数小朋友的最爱——冰淇淋来说,每100克普通冰淇淋中含有15~30克糖,一些特殊口味或添加物更多的冰淇淋,添加糖含量可能会更高。
部分菜品 暑假期间,孩子外出就餐的机会大大增加。其实,区区一顿饭就可能让孩子摄入糖超标。因为餐馆里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例如,备受小朋友们青睐的糖醋排骨、拔丝地瓜、拔丝香蕉、鱼香肉丝等都是含糖大户。
作者: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副主任医师 陶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