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音像 > 科普慕课 >
关注四点,及时发现孩子的“求救信号”
  • 发布日期:2023-02-06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正在逐渐上升。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这几年,儿童青少年患重症精神疾病的比例没有太大增加,但门诊中疾病前期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了,不少孩子有自伤、自残等行为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门诊办公室主任王奕權主任医师提到。
 
 

对一些孩子来说

开学是个坎儿

 
马上就要开学了,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开学是个坎儿。节后刚开诊,王奕權就接诊了不少青少年患者,因厌学被家长领着来就诊。
 
女生小蕾(化名)是新高一学生,开学在即小蕾却提出不想上学了。小蕾父母有些惊慌,联想到小蕾这两年的状态,赶紧带她找到王奕權的门诊就诊。
 
这不是小蕾第一次有厌学的情绪。初中时,小蕾成绩很好,努力参加中考,考进了杭州一所较好的高中。但高一开学后,换了新环境,小蕾不适应了,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成绩渐渐下滑。经过一个寒假的“松懈”,小蕾想彻底“罢工”了。
 
王奕權为小蕾做了心理评估,并为其制定了综合的心理调整和疏导方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为小蕾做心理疏导,进行认知调整,并用一些小剂量的抗焦虑和抗强迫药物来纠正她纠结的心理。经过疏导,小蕾接纳自己,决定开学后正常上学。
 

初二女生颓废厌学

查出重度抑郁

 
初二女生小蕊(化名),情况就没那么乐观。小蕊读初一时学习挺积极,但到了初二,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再加上学习动力不足,小蕊整个状态一泻千里,颓废的情绪差点把她击垮。
 
这个寒假,小蕊吃不下睡不好,把自己关在家里,整天捧着手机玩,完全放弃了作业,白天黑夜颠倒,精神状态很差,甚至出现了自伤行为。
 
面临开学,小蕊和父母提出,坚决不去学校。小蕊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前天带着小蕊找到王奕權门诊。
 
经过评估,小蕊有重度抑郁,需要积极的综合治疗。“先通过药物干预,把疾病状态尽快稳定下来。再根据药物干预效果,进行相应治疗,必要的话,住院治疗。”王奕權表示。
 
针对小蕊的情况(有消极想法、有自伤行为),王奕權和小蕊父母沟通,让小蕊先别急着开学,先观察一段,等病情稳定,再考虑慢慢复学。
 
“如果这个时候急着让孩子开学,孩子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状态会更差,危险系数也会更高。”
 

关注这四点

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这几点一定要关注。”王奕權说。
 

第一,看孩子的日常行为。有没有按时去学校,按时完成作业,睡眠、饮食等日常生活习惯是否规律。如果在一个阶段持续出现日常行为波动和反常,就要注意了。

 

第二,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要关注孩子在学校和同学老师的互动有没有问题。

 

第三,要留意孩子最近有没有出现反常行为,比如摔东西、长时间哭泣、精神不济、情绪不高等。

 

第四,是否有情绪失控或伤害性、危险性的行为,比如离家出走、语言冲动、自伤行为等。

 

“通常来说,关注到孩子的一些异常行为后,要针对问题进行探究,不能简单认为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如果事后能很快回归到正常轨道,那就可以继续观察。但如果两周以上没有明显改变,甚至一周后情况还在恶化,就要抓紧提早干预,或向学校心理老师寻求帮助,或找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王奕權强调。 

 

处于青春期

青少年如何自我调整情绪?

 
青春期本就处在情绪不稳定期,出现情绪问题,如何自我调整?
 
王奕權表示,首先要学会倾诉。觉得心里不痛快,找同学、好朋友、老师、家长倾诉,把心里的困惑讲出来。倾诉是一种很好的情绪释放和调节。
图片
其次,多做一些学习之外感兴趣的活动,每天进行运动锻炼,多听喜欢的音乐,让自己情绪保持愉悦。
 
第三,不要随便给自己下结论,不要太在意无关紧要之人的看法和评价。学习方面的问题,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如果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要随便在网络上搜索,就给自己下定义。

 

 
 
 
 
 

 

来源丨健康杭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