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3-06-30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致死率高达98%!
近日,贵州的苗女士发文称,她6岁多的孩子小丁(化名)去海南旅游回家后就发烧了,十余日不见好转,近日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6月21日,医院下达孩子病危通知书。通知书显示,医院诊断孩子患有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出现持续癫痫、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等症状,病情危重。
苗女士还提到,孩子的状况非常不好,拔掉呼吸机不能自主呼吸。她将孩子的情况写下来,是为让其他宝妈警惕食脑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主任医师介绍,“食脑虫”是一种生存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罕见寄生虫,大多在水、泥土、腐烂的有机物中。据相关报道,全球感染人数总共才200例左右,我国只有几十例。
“食脑虫”在25℃左右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最适合其生存,42℃时繁殖力最旺盛。在温暖的湖泊、河流、地热温泉、工业设备中排出的废水、含氯制剂消毒不充分的游泳池、热水器等水源以及潮湿的土壤中均可能有“食脑虫”的存在。
“食脑虫”感染经常发生在夏季。据美国CDC统计,2009到2018这10年中有34人发生感染,大多(30人)是使用水上休闲娱乐设施时候被感染的。
“食脑虫”感染主要分为皮肤感染和颅脑感染。通常来说,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海边游玩或是去游泳。对此医生表示,虽然感染阿米巴原虫是小概率事件,但家长还是要注意,尽量不要在不干净的河水里游泳。如果近期在温水中游泳玩耍后出现发烧、头疼、颈部僵硬和呕吐的现象,应及时就医。
医生提醒,家长们注意,如果怀疑孩子已感染寄生虫,比如孩子有肛门瘙痒、牙齿或者皮肤出现白斑、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如果体检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或者检查肝脏发现有斑点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立即就诊。
来源丨广州日报、红星新闻、都市快报、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