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3-07-19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进入伏天后,全国多地掀起了一股“晒背风”。多数人认为,在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对人体背部进行适当阳光照射,从而达到益气温阳、散寒通络等功效。
晒背真能改变身体亚健康吗?如何晒背更健康?哪类人群不宜晒背?奔流新闻记者采访了甘肃省中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主任医师郑访江。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三伏天是一年当中人体和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气血循环旺盛、皮肤松弛、毛孔张开,因此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绝佳治疗时机。
“晒背是借助这一有利节气,对有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内病外治’,它和三伏贴、针灸等一样,同样可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郑访江表示,适当的晒背能提升机体各脏腑的运行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
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背上的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而且主全身之阳气。在三伏天时适当晒背能为身体很好地补充阳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促使体内的寒湿气随着汗水一起被蒸发出来,从而起到驱寒、除湿的作用。
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适当的晒背也能为身体补充大量的钙质,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形成、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郑访江建议,晒背最好在上午8点左右或者是下午3点以后进行,这段时间内紫外线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强,这样既能起到较好的保健效果,又能避免出现晒伤或者是中暑的情况。一天晒一次,一般体质推荐晒30-60分钟为宜。如果身体耐受,可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逐渐延长晒背时间,避免晒久出现头晕、中暑、肌肤发红疼痛等不适。
经期怕冷的女性、肝气郁结人群以及老年人等体虚人群最适合三伏天晒背。对紫外线过敏,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及孕妇等人群不可以晒背。火气旺盛的人也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量力而行。
郑访江提醒,晒背时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头部属阳,晒久了会头晕、中暑、胸闷。不能在不吃早饭或者午饭的情况下就去晒背,因为若不吃饭,晒背出汗过多,加上气温高,很容易因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心慌、缓不过气等症状。
同时,晒背过程中会流很多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备常温酸梅汤、绿豆汤、淡盐水,同时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备应急之用。晒背后出汗期间,禁止吹风或直接进入空调房间。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欧阳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