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音像 > 科普慕课 >
这8大减寿习惯和长寿习惯,人人都要知道!
  • 发布日期:2023-09-15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很多疾病与环境及生活方式相关

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除了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熬夜等

大家熟知的不良生活习惯

以下这些不良习惯

您了解吗?

 

 

 

 

影响寿命的生活习惯

1

缺乏运动

经常不运动的人,身体气血运行不畅、肌肉松弛无力,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外邪侵袭,感染疾病和病毒。

 

长期不运动,机体对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物质的代谢能力降低,致血管内的“垃圾”逐渐积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2

跷二郎腿

很多人只要坐下来超过十秒钟,就开始不自觉跷起二郎腿,还会不自主地抖动起来。这种坐姿会使骨盆倾斜,脊柱的位置不正,身体侧腰的肌肉也时刻处于拉伸或紧绷的状态,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腰肌劳损、脊柱侧弯等问题。

 

跷二郎腿还可能与静脉曲张有关,还可能会扰乱神经功能。

 

3

久坐

长期坐在电脑前不动,会影响下肢血运不畅,可能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增加肺梗塞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还会影响血液循环,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心脑供血不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

 

此外,久坐还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出现腰腿痛、行走不利等症状。

 

4

喝水太少

喝水是小事,但喝水少可就是大事了!

 

当你感到口渴时,体内水的丢失量为体重的1%,身体的机能已开始受到影响;

 

当失水量达2%时,口渴明显,尿液、汗液、唾液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诱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人体运动和行为会受到不良影响,并伴有压抑感和食欲降低;

 

当失水量达到3%~6%时,身体会很不舒服,出现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精神不振、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当失水量达到6%以上时,会出现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出现休克、精神恍惚、昏迷等症状,如不及时补充水分的话就要危及生命了。

 

5

用力排便

大便时用力过度或不当,会使腹压增高,血压骤然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很可能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严重者可致猝死。

 

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动脉硬化等基础病的人。

 

6

上厕所玩手机

上厕所玩手机或者看书,会分散人的注意力,本来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半个多小时还没解决,使排泄物长时间憋在肛门口,或对血管产生刺激,产生淤血,长时间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血栓,形成痔疮。

 

7

C型性格

C型行为是一种容易发生癌症的心理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过度压抑情绪,遇事不乐观,思虑担心过度,中医称之为肝失条达、肝气郁结,造成焦虑、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等得不到很好的疏泄。

 

研究发现,C型行为的人,体内的不良因子会比普通人高,肿瘤发生率也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

 

生气、抑郁等负面情绪,不仅诱导肿瘤发生,还会促进肿瘤转移,使癌症进一步恶化。

 

8

身体异常信号不重视

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一旦出现,及早就医:

★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肤、唇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触及的硬结或不消的肿块;

★疣或黑痣有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溃烂或出血等改变;

★持续性消化不良;

★吞咽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后不适,灼痛或食道有异物感;

★耳鸣、重听、鼻塞、头痛、咽部分泌物带血,颈部肿块;

★持续性声哑、干咳或痰中带血;

★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无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月经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久治不愈溃疡;

★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低热。

总的来说,在不明原因的不适持续较长时间后,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长寿生活习惯

1

每天都要吃新鲜蔬菜

蔬菜中富含各种矿物质,包括钾、镁、钙、铁等,是矿物质的重要膳食来源;同时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B2和多种微量元素,都是我们保持免疫健康、提高免疫力不可缺少的。

 

同时,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加快糖脂代谢,保持血糖、血脂、血压的平稳;还能改善肠道功能、保持大便通畅。

 

2

每天坚持午睡

日间小睡让大脑和体力都能得到时间修复,暂时放下工作、释放压力,让大脑恢复到比较专注的状态,但时间不宜太长。

 

3

健步走

健步走,是一种方便且健康收益高的有氧运动方式,能助减肥、降三高。

 

穿一双轻便运动鞋,每天早晚出门走几圈,双腿稳步前行,双臂摆动起来,对心血管乃至全身健康都有好处。

 

4

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推荐鱼肉

鱼肉中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它不仅含量高于鸡鸭等白肉,与猪牛羊等红肉相比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占比高、脂肪含量少,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

 

鱼肉的肌基质蛋白少、肌纤维比较短,肉质细嫩,与禽肉、红肉相比,吃起来更软嫩,也更易消化吸收。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鱼肉比陆生动物含有更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鱼肉还含有丰富的DHA、牛磺酸等生物功能性成分。

 

5

少吃点红肉

红肉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B12、卵磷脂、烟酸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牛羊猪等红肉对人体是有益的,但过量食用会增加体重,出现腹型肥胖,还会使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患病风险增加!

 

6

把坚果当零食

坚果中富含膳食纤维,也是亚油酸的优质来源。研究发现,每天食用28g坚果,与冠心病发病风险降低25%相关。切记不要过量,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坚果。

 

7

晒晒太阳

在白天增加阳光照射,这样会在脑内积累更多天然的褪黑素,会减少焦虑情绪,心情舒畅,并有助于夜晚的睡眠。

 

晒太阳与补钙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促进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8

多跟别人交流互动

聊天是一个动脑过程,人与人交流过程也是锻炼反应和语言能力的脑部训练。聊天还能消除忧愁,解除烦闷,这对健康十分重要。

 

 

来源丨综合CCTV生活圈、健康河北官微、健康天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