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01-03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地震发生时
人们会出现
恐惧、紧张、悲伤
绝望、心悸、心慌、出汗等
一系列症状
其中心慌是最明显的症状之一
那么
地震后一直心慌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找寻
调节焦虑情绪的好方法!
尝试理性面对现实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会面对自己及亲人受伤,甚至面对亲人遇难等令人悲痛的情况。此时,常容易沉浸在悲痛、绝望的情绪中难以自拔,难以接受现实。心慌等躯体症状也会不由人们控制地产生并加重。但是,此时也需要保持理智,虽然这做起来很难。保持理性,才能进行自救,能够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阻止负面情绪带来的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的加重,有助于缓解心慌等症状。
宣泄情绪
情绪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宣泄。不然会造成不良情绪的郁结,会加重心慌的症状。这个时候,可以承认自己的脆弱,可以宣泄自己的悲痛,可以大哭一场。也可以通过与亲人及朋友互相鼓励、互相安慰等方式进行情绪宣泄。情绪得以宣泄,则心慌等由焦虑、应激引起的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放松训练
当心慌的症状一直存在时,如果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种症状上,则会使得这种症状加重。此时,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心慌症状。最简单的方法是深呼吸。个体通过缓慢、深入的呼吸来放松身体和平静心绪。
接受心慌的事实
震后心慌持续存在,是一种应激和焦虑在躯体上的体现,有时可能难以迅速消除,接受这个事实有助于缓解症状。这看起来比较矛盾,实则也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法。因为人有一种精神拮抗作用。对一种症状越排斥时,这种症状反而会更加严重,愈演愈烈。这时,如果能够接受这种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的这种身体规律,则会避免这种精神拮抗作用的产生,反而更容易让症状缓解,让症状持续的时间缩短。
心理稳定化训练
经历过创伤的人很少能和其他人建立起开放、信任的关系,心理稳定化治疗可以在人们不说出创伤经历的情况下帮助我们恢复内心平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与创伤有关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可以线上搜索“安全岛”“心灵花园”“日光柱”“蝴蝶拍”和 “保险箱”等稳定化技术,简单而且易于掌握,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升复原力。
寻求治疗
部分人可能心慌症状非常严重,或者通过上述调节方法仍然不见缓解,对自己造成了很大的痛苦。这时就需要寻求治疗,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适当服用药物来改善症状。
总之
心慌是应激、焦虑等
精神反应的一种表现
通过寻求心理援助
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