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07-30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天吃姜有哪些好处?
哪些人群不适合吃姜?
往下看
一起掌握知识点
1.
增进食欲
生姜中的姜辣素能激活舌头上的味觉神经,刺激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消化和食欲。
2.
缓解呕吐
鲜姜中含有丰富的姜酮、姜烯等成分,可以有效地缓解呕吐,还能减轻晕车、晕船等产生的头晕、恶心和强烈的不适感。
3.
祛寒暖身
生姜性温,夏季过多食用寒凉食物或身体受寒的人,可以适当地用生姜来调节,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4.
消毒杀菌
姜是天然的抗菌剂,食用适量生姜可减少急性肠胃炎,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拌凉菜时放点姜末,消毒杀菌又开胃。
吃姜虽然有很多好处
但以下人群需谨慎
阴虚体质的人
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等,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症状。
内热较重者
生姜的作用为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如患有肺热燥咳、口臭、痔疮出血等疾病,不宜食用生姜。
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者
这些并非寒邪引起,食用生姜无疑是火上浇油。
烂姜到底能不能吃?
吃了会致癌?
专家介绍
生姜放置过久很容易霉变
增加致癌风险
腐烂生姜中的黄樟素是一种致癌物
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
即使切掉腐烂部位也不建议食用
沙子保存法:可以用家里的花盆装满沙子,将生姜放到沙子中保存,注意泥沙不能太湿,同时最好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以免生姜腐烂。
切开保存法:使用过的生姜切开后,可在切口处涂抹食盐来消炎杀菌,然后包上保鲜膜,放到冰箱中冷藏保存。
纸巾干燥法:未切的生姜可放至阴凉通风处晾晒,待生姜外表水分蒸发后,用纸巾包裹好放至冰箱中冷藏保存。
生姜性温
能化痰止咳、散寒解表、降逆止呕
而姜皮是凉性的,能利水消肿
食用时是否去皮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
用于风寒感冒患者:风寒感冒患者需要驱寒解表,而生姜皮会影响生姜的温性,降低驱寒解表功效。
用于部分脾胃虚寒人群:部分脾胃虚寒人群,吃姜最好去皮,以免食用后导致脾胃不适。
用于喜吃寒凉食物人群:平常喜欢吃海鲜、芹菜、苦瓜等寒凉食物者,吃生姜也要去皮,以更好地中和凉性成分。
当身体水肿时:身体有水肿的人群,最好不要将生姜去皮,因为生姜皮有利水作用。
一般做菜用姜:做菜时用姜最好带皮吃,以保持生姜药性平衡,避免出现上火症状。
古方集萃
1
凉拌子姜
子姜30~60克,切成细丝,加醋、盐适量拌食;亦可再加适量白糖、脂麻油。该品以醋、盐等拌食有很好的开胃和中,止呕作用;味微辛辣而酸,但不甚温热。用于胃气不和而偏寒的呕逆少食。
《食医心镜》中用生姜细粒,与醋同煎,连渣嚼服,用于“呕吐,百药不差”,其意与此同。
2
生姜半夏汤
半夏12g,煎汤取汁,加生姜汁适量,一同煎沸。分4次服用。
源于《金匮要略》。半夏、生姜汁均善止呕,合用益佳;并有开胃和中之功。用于胃气不和,呕哕不安。
3
生姜饴糖汤
生姜30~60克,饴糖30克。加水煎成浓汤,趁温热徐徐饮。
源于《本草汇言》。本方以生姜温肺化痰、止咳,饴糖润肺被虚。用于虚寒性咳嗽咯痰。
4
紫苏生姜汤
紫苏叶30克,生姜9克。煎汤饮。
源于《本草汇言》。本方取紫苏叶发汗、解表散寒,用生姜以增强其作用。不仅便于服用,且有益胃气、助发汗的作用。
夏日养生
从一块生姜开始
生姜养生
1
醋泡姜
两者搭配适合脾胃虚寒
和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2
生姜橘皮水
夏天人们常吃冷饮和凉性水果
造成寒凉侵胃
容易因胃部不适出现呕吐等症状
此时,可用生姜橘皮水缓解症状
3
生姜茶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
发汗解表的作用
用生姜泡茶对预防和治疗“空调病”
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