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立秋,依然暑热,养生要点看过来
- 发布日期:2024-08-10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今天(7日)8时09分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立秋”节气
立,标志着一个季节的确立和开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但并不是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
天气不会马上凉下来
还会伴随一段夏季的余热
节气交替之际
陇小卫提醒您
做好健康饮食、合理作息
适量运动、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空气开始变得干燥,容易引起过敏性疾病、上呼吸道疾病、胃肠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初秋之际,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要注意饮食起居、适当运动增加身体免疫力,不要贪凉,同时保持情绪稳定。
饮食以清润、收敛为主,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散之品,多吃一些甘味、酸味的滋阴润肺之品,如蜂蜜、银耳、雪梨、百合、荸荠、甘蔗、莲藕等,还可辅以沙参、麦冬、石斛、木耳、百合等养阴、生津润肺的中药煮粥煲汤饮用。
同时还应注意,秋季大量新鲜水果上市,瓜果虽好,但应谨记“秋瓜坏肚”,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应有所选择和节制,以防损伤脾胃阳气。
《黄帝内经》中说,秋季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立秋之后,暑气渐淡,夜晚会相对舒适一些,此时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早卧”,指在晚上10点左右入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顺应阳气之收养;“早起”,指在早上5点至6点起床,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以助睡眠。
秋季天高气爽,气温始凉未寒,正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俗话说“动则不衰,乐则长寿”,故此时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锻炼心肺功能,增强机体耐受能力。
运动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为宜。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免造成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
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此时,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条。
白昼仍会有气温较高之时,俗称“秋老虎”,但夜晚及初晨凉风习习,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变大。
因此,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秋之后,要正确领会“薄衣御寒”,根据气温变化加减衣物,夜间睡觉要盖好被子,防止着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因此,在情志调摄上,我们要培养乐观情绪,可通过喝茶、阅读、听音乐、静心冥想等日常休闲活动,保持内心平静、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