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09-07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这年头得了高血压的人
总是那么的“自信”
你有高血压。
不,我没有!
你得吃药。
我不用吃!
不吃药后果很严重。
你别瞎说!
近日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正式发布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
有哪些更新重点?
一起来看看!
↓↓↓
测量血压时,应相隔30~60秒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10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指南》将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的定义为静息心率>80 次/分钟。如果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时,应及时排查诱因和原因。
《指南》中提出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健康睡眠包括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健康睡眠与较低的高血压风险相关,在高血压患者中与较低的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相关。睡眠时间较短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失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相关。
正常高值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均应限制长期饮酒。
《指南》明确,与普通盐相比,低钠富钾盐可以显著降低血压,减少脑卒中,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误区1:血压正常就停药
血压在停药后,会再次升高,而间歇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
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根治高血压的良方,因此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
▶误区2: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降压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
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误区3: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不适症状,但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不适,因此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等并发症的时候已然为时已晚。
最后
建议大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
遵医嘱长期用药
定期监测血压
不凭感觉换药、停药,不私自调整剂量
最终实现科学平稳降压
审核丨一审 李海波
审核丨二审 杨晓梅
审核丨三审 苏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