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音像 > 科普慕课 >
发热、咽痛、皮疹!猩红热近期高发!
  • 发布日期:2024-12-30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发热、咽痛、皮疹!

猩红热近期高发!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高发季节一般在每年的冬春季,人群普遍易感,2-15岁人群高发,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

 
 

猩红热是如何传播的呢?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多种,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及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

 
 

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退疹后明显的脱屑。

 
 

家长和老师如何快速识别猩红热?

 
 

 

快速识别口诀:一看嘴,二看舌,三看皮疹有几何。

一看嘴:

患儿在发热24小时后会出现皮疹,此时面部充血,但口、鼻周围相对发白,形成“口角苍白圈”。

二看舌:

猩红热发疹初期,部分患儿舌头上会出现一层厚厚的白苔,舌尖红肿或有点刺(“草莓舌”)。2-3天后,白苔脱落,舌面变得光滑鲜红,点刺明显(“杨梅舌”)。

三看皮疹:

皮疹一般在发热后次日出现,从耳后、颈部及胸部开始,1天后蔓延全身。皮疹为猩红色弥漫细小斑丘疹,按压可褪色,摸起来像“砂纸”一样,摸着比较粗糙。

在腋下、肘部及腹股沟的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色深红,间或有出血点,呈横线状,称为“帕氏线”。

大概一周左右皮疹消退,同时会出现脱皮的表现,躯干常呈糠样脱屑,严重者四肢、手掌、足底可出现片状脱皮。

 
 
 

猩红热如何预防?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一旦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飞沫传播不可怕

洗手锻炼多通风

发热咽痛红皮疹

早治早好少出门

 
 
来源丨甘肃疾控
编辑丨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奔流新闻
审核丨一审 李海波   
审核丨二审 杨晓梅  
审核丨三审 苏亚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