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3-06-12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次
与过去家里只备“红药水”“紫药水”等
传统守旧的消毒方式相比
如今的居家伤口消毒处理方法更科学
但如果居家消毒不严谨
很容易使伤口出现慢性感染症状
那么日常生活中的伤口
该如何正确护理呢?
一起来学习
居家伤口护理的方法
快转给家人和朋友
碘伏是一种抗菌溶液,能增强与病原微生物的结合力。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及病毒具有广谱活性。其疼痛刺激性小,有消炎功能,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无腐蚀。
碘伏适合于割伤、擦伤、磕碰伤等,但新生儿、碘敏感人群、甲状腺或肾脏疾病患者和大面积烧伤者禁用。
在没有其他消毒液选择的情况下,一般可将75%酒精消毒液用于伤口周围皮肤或皮肤表面。
注意破损的伤口创面不能用酒精,因其对黏膜组织刺激性较强,使患者舒适度减低。
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破坏菌体并杀死细菌。但是研究表明,在使用过程中有气体栓塞、皮肤伤口灼伤等风险。
使用时,建议浓度不超过3%,且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掉残余的双氧水,否则影响后期伤口愈合。
无菌生理盐水(0.9%氯化钠生理盐水)的浓度大致与人体血液中渗透压一致,是一种温和、无刺激的惰性溶液,清洁伤口时可降低感染,减少细菌。
适用于消毒后清洗,能清洁伤口且促进愈合。
按照清洁程度,伤口可分为以下三类。
清洁伤口是指手术无菌切口,一般2~3天消毒一次,炎热天气可适当缩短间隔。
消毒时,应按“先伤口中间、后伤口周围皮肤”的步骤逐步清洗,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大于5厘米。
污染伤口指直接暴露于污染或感染物的切口,还未被感染。
消毒时,应按“先伤口周围皮肤、后伤口中心”的步骤逐步清洗。
感染伤口指微生物长在伤口上伴有组织反应,如化脓性感染。一般一天或隔日消毒,分泌物较多时可一天两次消毒。
提醒大家,感染伤口一般不建议居家消毒,应及时就医处理。
在污染的伤口上厚涂云南白药、牙膏、头孢粉等膏药,会阻碍伤口自身愈合,容易诱发感染。
传说中的“老方法”,认为其止痛消炎,其实会污染伤口,极可能引起感染。
有杀菌作用但含重金属汞,对人体有毒性,且不能与碘伏混用,会产生腐蚀性。
有杀菌作用,同时有较强致癌性,不能用于黏膜和伤口上。使用后,伤口表面会结起一层干痂,但痂下仍有细菌感染,甚至流脓汁。
来源丨健康上海12320(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