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图说健康 > 健康海报 >
新冠“复阳”有传染性吗?
  • 发布日期:2022-08-22
  • 来源:省健康宣教中心
  • 浏览量:0
  随着疫情的反复
  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康复出院或出舱后可能会面临“复阳”的问题大家也会担心“复阳”是否有传染性?是否需要治疗?认真学习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内容后给大家做简单讲解
  我们先看防控方案中的原文是怎么说的:
  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 CT值≥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核酸检测 CT值<35,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
  等临床表现,或 CT 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如核酸检测 CT值≥35,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如核酸检测 CT 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看完以后你可能觉得更不明白了,别着急,听我给你分类讲解。首先我们明确“复阳”的概念,“复阳”是指感染者解除隔离或出院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
  导致这个结果有以下两个原因:
  1.间歇性排出的脱落病毒片段;
  2.再次感染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
  在分析以上两个原因之前,我们要回顾一下新冠病毒CT值的相关概念,目前核酸检测使用的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于阳性结果的判断,采用了循环数阈值(Cycle Threshold Value,CT值),关于CT值的详细内容可以参阅王医生之前的科普《什么是CT值》。现在,请大家记住这个原理:CT值越低,代表病毒浓度越高;CT值越高,则代表病毒浓度越低。
  我们现在来说“复阳”的第一个原因:间歇排出的脱落病毒片段。因为PCR技术只是能够检测出是否有病毒,但是不能区分病毒是否有活性,也就是区分不了是有传染能力的“活病毒”,还是没有传染能力的“死病毒”(病毒片段)。有文献报道出院(舱)康复人群“复阳”后并未分离出活病毒,“复阳”可能是检测到失活的病毒片段。所以,当PCR技术检测为阳性时,并不等同于有传染性,因为对于康复期患者,当CT值≥35时,已经不能分离出活病毒,此时患者并不具有传染性,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复阳”者没有传染性,大家不必恐慌;
  再来说“复阳”的第二个原因:再次感染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1-2周会逐渐产生抗体,但随着时间延长,抗体水平会有所下降,且毒株在不断变异,此前也有康复人群再感染新毒株的病例报道,就像流感一样,会反复感染,所以康复人群依然有再感染不同毒株的可能,再次感染就可能具有传播及感染他人的风险。
  所以,曾感染过经治疗或隔离观察出院(出舱)的人群,如果核酸检测提示阳性,需要仔细分析甄别,根据防控指南的管理原则,分别对待,总结如下:
  1、如果CT值≥35,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体征,无需管理,不需要判定密接(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人员);
  2、如果CT值≥35,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临床表现,或 CT 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但无需对其密接者进行追踪和管控;
  3、如果CT值<35,没有症状体征,需要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传播风险会由相关专业人士科学判定),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密接,但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控,无需判定密接;
  4、如果CT值<35,同时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相关临床表现,或 CT 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同时需要判定和管控密接,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