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网站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主页 > 图说健康 > 健康海报 >
大雪养生应以“补”为主,这些保健方法值得一试
  • 发布日期:2024-12-06
  • 来源:管理员
  • 浏览量:0

今日23时17分

大雪节气

就要来到我们身边

大雪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

冬天的第二个节气

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图片

 

大雪节气的到来

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

降雪量也逐渐增多

气温的骤降

容易导致心脑血管

肺系疾病的发生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

人体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陇小卫提醒您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

民间素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冬令进补

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

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

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

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

 
↓↓↓
图片
 

最重要——防寒

 

 

 

 

 

 

 

进入大雪节气最重要的是防寒,尤其要注意头、脚、颈部的防寒保暖。

 

暖头

防大病

图片

从中医角度来说,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汇聚于头部,是应该重点做好保暖的部位。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头部保暖更加重要,对预防脑卒中等有积极作用。

 

暖足

防小灾

图片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天气寒冷的大雪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暖头戴帽,暖足泡脚,这些都是最简单好用的方法。

 

 

 

图片
 

 

 

最适合——进补

 

 

 

 

 

饮食应以温补为主,不宜过于大辛大热。冬季干燥,大辛大热之品食用过多,易导致上火。可适当进食羊肉、牛肉、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忌生冷之品。

 

根据个人体质、脾胃情况及喜好将食材做成粥、汤等,通过多熬慢炖的方式,更利于脾胃吸收且能充分发挥食材的营养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此节气天气干燥,热性体质、阴虚有热的人群应避免进食温燥过热的食物。

 

 

进补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图片

组成: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制法:羊肉洗净加工后切块,当归、生姜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料酒、食盐,炖至羊肉熟烂即成。

 

功效: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中补虚、温阳补肾、祛寒止痛之效。临床适用于虚寒之证,适合腹痛怕冷者、恶风畏寒者、女性气血虚弱者出现痛经、月经后期等,长期贫血患者、容易受凉感冒者、年老体虚久病者。但要注意,阴虚火旺体质不适用服用此方。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图片
 

组成: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瘦肉7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少量食盐,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约1~2小时。

 

功效:补肺健脾、益气生津、润燥止咳,适用于肺脾气虚者出现气短、咳喘、口干、咽干、干咳痰少者服用。

 

 

 

 

   四款自我保健小妙方

 

 

 

 

 

 

 

揉捏耳朵

用食指贴耳廓内层

拇指贴耳廓外层

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轻轻捏揉

以捏揉至耳朵轻微发热为宜

可促进耳部血液循环

缓解头痛

预防冻疮

 

按摩夹脊

夹脊穴位于背腰部

脊椎两侧

后正中线旁开0.5寸

可用双手拇指沿脊柱两侧

由下往上反复推揉按摩

 

可调和五脏,防止腰背疾病

亦是儿童保健防病的有效手段

 

 

手指梳头

劳累时可用手指梳头

同时稍加力道

点按太阳穴、百会穴等

 

可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减轻疲劳,舒缓情绪

睡前用此法亦可促进睡眠

 

 

科学泡脚

睡前(晚上7~9点肾经最弱时期)

适度泡脚可以滋养肾经

泡脚的同时

建议可以按摩

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

 

冬季天气寒冷

人体的气血运行会减慢

睡前适度泡脚

可以舒缓疲劳、放松心情

按摩相应穴位

既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亦能加强补肾益精

防病保健的效果

 

 

 

 

在寒冷的冬天
我们要靠近温暖
也要成为温暖本身
要去品雪天围炉的暖意
去享家人闲坐的安心
去觅踏雪访友的浪漫
去听白头偕老的誓言
END

/健康科普

 
 
 
来源丨养生中国、中国中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丨甘肃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奔流新闻
审核丨一审 李海波   
审核丨二审 杨晓梅  
审核丨三审 苏亚平
附件下载: